欢迎访问!设为首页

2024-2025学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圆满落幕

作者:admin |时间:2025-05-14 |阅读:510

2025年5月9日-11日,2024-2025学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与西川汇锦都学校圆满举办。本次赛事由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主办西南交通大学、西川汇锦都学校牵头,携手西南交通大学铁路地质灾害防治科普教育基地、四川省环青藏高原交通廊道地质灾害生态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四川基地共同承办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北京燕园资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地质调查局军民融合中心、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都燕园教创教育管理有限公司、卡西欧(中国)贸易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


5 月 10 日上午,赛事正式拉开帷幕。首先开展野外实践观测环节,参赛学生深入自然场景,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实地观测。下午,参赛学生西川汇锦都学校进行理论及野外实践考试。理论考试环节中,选手们需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逻辑思维,解答一系列地球科学领域试题;野外实践考试则基于野外实践观内容完成科学问题解答。此次竞赛的考试内容广泛,涵盖地质学(含地貌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学、气象学、海洋学、天文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全面考察学生的地球科学综合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野外实践观测


5 月 10 日晚,一场兼具知识深度与精神启迪的地球科学科普盛宴在西川汇锦都学校子云音乐厅精彩上演中国地质调查局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副总工程师李建忠,在《地质服务国防建设》主题讲座中,通过一系列生动震撼的实际案例,展现了地质工作者如何以专业智慧助力国防建设,为国防建设攻克重重技术难关彰显了中国科研人员的使命担当与爱国情怀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裴秋明副教授带来的《钻石解密:从碳元素到金刚石的魔法变身》,以通俗有趣的语言,层层揭开钻石的神秘面纱,带领同学们探索从碳元素到璀璨金刚石的奇妙转变过程。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兼地质工程系主任赵晓彦教授则以《高铁地质》为题,从“中国高铁”这一闪耀的国家名片切入,详细阐释了地质工程条件对高铁建设的关键意义。他结合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学科在高铁建设科研中作出的突出贡献,讲述学科历史上众多学者扎根大地、攻坚克难的故事,回顾我国高铁从追赶到领跑的辉煌历程,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中国速度背后凝聚的地质科研力量。三位专家的精彩分享,不仅构建起地球科学知识的多维体系,更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厚植学生们的家国情怀。讲座激发了同学们对祖国科技成就的自豪之情,为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爱国精神的新时代人才注入了强劲动力。

12346356.jpg地球科学科普讲座


5 月 11 日上午,赛事志愿者组织参赛学生开展西南交通大学校内研学实践活动,带领同学们走进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探秘学科发展脉络;漫步校史馆,回溯百年学府的深厚底蕴;驻足科学家雕塑与“竢实扬华”墙前,感悟历代学者躬耕科研、追求卓越的精神品格;游览机车博物馆,领略交通强国的科技魅力。沉浸式的研学体验,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专业视野,更让他们在触摸历史与科技交融的印记中,对地球科学的学科价值与社会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与感悟。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西南交通大学校内研学实践活动
师生大合影.jpg参赛师生合影


5 月 11 日下午,2024-2025学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张文忠,四川省科协党组书记毛大付等领导莅临现场。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晏启祥,竞赛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名誉院长潘懋,竞赛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李小军,竞赛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郭建,竞赛监督委员会主任、中国地震学会监事张晓东,西川汇教育投资管理首席先玉,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赵晓彦,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副所长林才寿,卡西欧(中国)贸易有限公司教育办公设备营业统辖部上级部长李渝清等来自主办、承办、协办单位,以及各赛区组委会的领导嘉宾出席了仪式。

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晏启祥在活动伊始发表致辞,向大赛竞赛委员会成员、各地指导教师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入围决赛的中学生们致以衷心祝贺。致辞中,晏校长回溯西南交通大学百余年发展历程,着重讲述学校地质学科如何深度融入轨道交通建设,在川藏铁路、高铁网络等国家重大工程中攻克地质难题、提供核心技术支撑的奋斗故事。希望大家永葆对地球科学的热爱与好奇,持续拓宽知识边界,在创新思维与实践探索中成长。

13828426.jpg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晏启祥致辞


随后,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张文忠发表致辞。他指出,2025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恰逢我国全力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开局之年,赛事的举办意义深远。希望同学们敢于挑战,勤奋刻苦,承担起推动国家基础学科蓬勃发展、实现民族复兴、促进人类文明跃进的伟大使命,成就自己的出彩人生!

13817389.jpg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张文忠致辞


竞赛委员会副主任李小军在致辞中指出,地球科学奥赛不仅是推广地球科学知识的关键阵地,更是为怀揣地学梦想的青少年搭建起展示热爱、提升素养的优质舞台。自2018年创办以来,赛事影响力持续扩大,累计吸引超20万名中学生踊跃参与,在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发掘创新潜能方面成效显著,已然成为破解地球科学后备人才培养难题、推动学科长远发展的强劲引擎。希望同学们以此次竞赛为全新起点,在地球科学浩瀚领域中肆意驰骋、深度探索,早日成长为推动学科进步的中坚力量。

13917152.jpg竞赛委员会副主任李小军致辞


竞赛监督委员会主任张晓东随后郑重宣读本次竞赛监督结果。他表示,监督委员会全程严格跟进竞赛各环节,对赛事组织、考试流程等进行全方位监督核查。经严谨审查确认,本次竞赛严格遵循预定程序与章程开展,各环节执行规范有序,竞赛结果真实有效。

13904521.jpg竞赛监督委员会主任张晓东宣布竞赛监督结果


经过激烈的角逐,本次决赛从462名参赛选手中决出最终成绩:131名选手凭借卓越表现斩获金奖,135名选手荣获银奖,196名选手摘得铜奖。同时评选出200余名优秀指导教师奖。颁奖环节中,现场嘉宾依次登台,为获奖选手与教师颁发荣誉证书。会场内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这不仅是对参赛者优异成绩的肯定,更饱含着对师生们长期钻研、不懈探索精神的崇高敬意。

图片关键词

获得金牌选手与颁奖嘉宾合影

图片关键词

优秀指导教师代表与颁奖嘉宾合影


指导教师代表、北京市第八中学孟方芳老师上台发言。孟老师在发言中深情回顾,同学们在备赛过程中展现出的钻研精神,以及赛场上沉着冷静的精彩表现,让她深切感受到教育的深远意义与价值,更深刻体会到身为教师的无上荣光。她衷心祝愿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蓬勃发展、薪火相传,持续成为更多青少年追逐科学梦想的起点,为国家培育出更多优秀地学人才!

14670656.jpg指导教师代表孟方芳发言


学生代表、上海中学夏振哲同学走上发言台分享参赛感悟。他自小便痴迷于星空的浩瀚神秘与山川的雄浑壮美,而地球科学奥赛犹如一把金钥匙,开启了通向宏大知识宝库的大门。更令他倍感幸运的是,在备赛过程中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与伙伴们充满激情的交流讨论思维碰撞,不仅知识得以交融,更成为他青春岁月里最珍贵、最美好的回忆。

14660817.jpg学生代表夏振哲发言


在热烈的氛围中,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团委书记张婧,以及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地球科学奥赛首席教练邓娜,庄重地从竞赛委员会副主任李小军和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赵晓彦手中接过了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会旗。会旗的交接,不仅象征着赛事责任的传递,更标志着中国海洋大学和青岛第二中学正式接过接力棒,联合承办下一届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张婧书记和邓娜教练满怀热忱向全体同学和老师们发出诚挚邀请,共赴下一届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之约。

DSC04418.JPG

会旗交接仪式


声明:本竞赛是基于《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考试大纲》的地球科学基础能力测试考试,不提倡举办任何形式的培训班。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面向参赛学生和老师开展与竞赛相关的培训、游学、冬令营、夏令营等活动。
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监督委员会举报邮箱:ceso2017@126.com